Saturday, September 17, 2011

心態 vs 行為


創作人一定要了解角色,才可以為他編故事。

而了解一個角色,就等如了解一個人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我們通常只有透過一個人所做的﹔所說的,去判斷他心中所想。

而「說話」和「行為」兩者比較,「行為」能夠反映的更加真確,因為人類是說謊高手,有時往往連自己都呃埋。

行為:A君約親朋友都遲到。
A君的說法:我實在太忙了,而且我是個隨興做事的人,所以難免有時遲到。
心態:其實她最怕等人,所以她寧可遲到讓別人等她。

重點 1. 角色的「心態」,她本身可能知道,可能不知道。但 storyteller 一定要知道。

一種行為背後,可以有不同的心態:

eg. 在電影「真的戀愛了」之中,mark 每次見到 julia 都不瞅不睬,態度冷淡。

心態可以是 a :他覺得 julia 是八婆,不想和她交朋友。

心態可以是 b:他對 julia 一見鍾情,但礙於她是好友的未婚妻,唯有保持距離,免得自己難受。



重點 2 .

由於「行為」背後可有不同「心態」,所以作為 storyteller ,先掌握角色「心態」、從而推想其「行為」方是上策。新手容易犯的毛病是:靈感如泉地安排了角色做許多事,但背後並沒有合理的「心態」支持,反而令故事的方向變得混亂。

重點 3.

一個人的感覺、情緒,一樣可以驅使他做出某些「行為」,但這些不是「心態」。

eg. 外面下着雨,小明獨自在家感覺很「寂寞」。
行為 ----> 所以他打電話找小美聊天。

留意:
「寂寞」是感覺,想排遣「寂寞」才是心態,所以小明的「行為」是找朋友。
如果他是一個享受「寂寞」的怪人,「行為」可能會變作自己跑到街上淋雨。

說真的,人類大多是非理性生物,許多時都會被「感覺」和「情緒」控制了,
所以在另一節我們會再探討這兩個 topics。

至於怎樣可以了解一個人到底在想什麼,
其實只有兩個方法:

1. 直接問他。
2. 別單純看一個「行為」,花時間觀察他其他的「行為」,
再將線索串連起來,你會得到一幅完整的拼圖。


最後想提醒大家:如果真的有決心去當編劇或 storyteller,
一定要不擇手段地收集朋友、親人、路人甲的「行為」與「心態」,
因為說不定可以賣錢的。

Goodbye Class~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